苗栗後龍 走過百年風華 大山車站
為了收集台鐵海線五寶美麗的傳說
豔陽下沿著台一線繼續北上
在苗栗後龍的海風輕拂下
鐵道旁的大山車站
默默的守護著一列又一列的火車駛過
這座超過百年歷史的木造車站
歲月在它身上留下斑駁的痕跡
也創造出了充滿海洋與陽光的韻味
大山車站在日本時代叫做「大山腳驛」
站名的由來與附近的大山腳聚落有關
那時這個火車站是海線的物資集散點
滿載農產品的列車不時的頻繁進出
隨著時光的推移
這座小站匆匆地走過百年的時光
從繁忙到靜謐 從熱鬧到清幽
也見證了整個海線鐵道的興衰與轉變
走進大山車站
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一股似曾相識的體感
不論是站體的主建物或是橫跨月台的天橋
都和海線其他小車站十分的神似
設計功能上也大同小異
「和洋折衷」風格的建築
日本傳統的斜屋頂設計
屋頂的線條、牆身的材質
立面三角牆上的「牛眼窗」
到窗櫺的構造
都有著百年前日本鐵道設計的影子
站內還保留著舊時代的售票口與木柵欄
一切彷彿停留在昭和年間的時空之中
走出站外
傾頹的圍牆邊粉紅色的九重葛正盛開著
映襯著米白色的車站顯得十分唯美
望向不遠處小聚落的方向
這裡不像都會中那般熱鬧
但小巷中也能感受到些許的生活氣息
午後的陽光下感覺有些炎熱
站前空地不大
沒有車流的喧囂
也沒有繁忙的商業氣息
現場充斥著的是那單純而樸實的日常
或許會遇見前來取景的旅人
也或許會看到遠處農夫正忙碌著
車站後方
依稀可見遠方的海岸線與稀落的農舍
這些原味的景緻與大山車站純粹的樣貌
展現了台灣鄉間的生活輪廓
大山車站像極了一位靜默卻深情的長者
靜靜守著這塊土地
大山車站
是海線鐵道上的一個懷舊景點
老建築用著蒼老的體態
保存了台灣鐵道歷史的溫度
找個空閒的日子搭上區間車
在這個安靜的小站下車
或許會有機會
讓自己沉澱在這段百年的歲月裡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