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地方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在資深通勤族的記憶中

北上台鐵列車過了台北車站接著就是松山

不過 上下班時段在這區間會多出一個不知名的小站

這個小站沒有站名只有一座長長的月台

剛開始還以為是偶而的臨時停車

可是每回都有不少人在這兒上下車

久了之後才聽人家說

原來這裡就是台北機廠員工專用的月台

上下班的時段會有幾班特定的班車在這裡停靠

這是我對台北機廠的第一個印象

 

隨著時代的發展

這個區塊周邊原本的都會型態有了極大的改變

靠近八德路的唐榮鐵工廠遷移到新竹湖口之後

那塊地上蓋了一座造型奇特的百貨公司

緊接著台北機廠也將整個廠區移往富岡

加上附近的松山菸廠也孵出了一顆大巨蛋

這些變化

將原本的工業重地成功的塑造成為了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地方

 

關注了許久關於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的相關訊息

一直想安排時間來去給他參觀一下

只是這廣大的區域一直處於整理修復的階段

還好

為了讓社會大眾瞭解古蹟修復與保存的完整過程

在不影響古蹟修復的前提下

開放少量預約的方式

讓有興趣的民眾

得以見證國定古蹟修復的每一個階段

進而了解臺北機廠的文資價值

 

網路上很幸運的預約到了參觀的名額

終於有機會可以去參觀這個感覺很神祕的地方

對於這個行程心中充滿了期待

 

為了避免錯過報到的時間

刻意的提早出門

搭乘捷運板南線在國父紀念館站下車

沿著光復南路往市民大道的方向

順便可以親近一下大巨蛋嶄新的氣息

 

在完成報到手續之後

離導覽活動前還有一小段時間

可以先參觀一下員工澡堂

員工澡堂是台北機廠內最早被指定為古蹟的建築

由於機廠內的事務多屬於勞務型的工作

澡堂是工廠內的職工在下班前

清潔身體及舒緩疲累的重要設施

 

員工澡堂已完成整修並開放參觀

開放參觀的時段不用預約就可進入參觀

裡面有個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

鋼骨與混泥土架構的建築

半圓弧形的浴室內有著幾座長方型的洗手台

整列造型特別的水龍頭閥體上透著古樸蒼老的身形

浴場的中央有兩池圓形大水池

粗壯的蒸氣管路連接到加熱器上方

陽光從兩側拱形的玻璃窗斜射進來

師傅們在裊裊上升的煙霧中洗去了一身的疲憊

 

置物櫃上擺放著隨身清潔用品

老物件在歲月的流動中逐漸的失去光澤

只有那水流聲和職工們的笑談聲在樑柱間迴蕩著

這個氤氳時代員工澡堂常設展

如有時間的話可以來體驗一下

有個重點是

大熱天裡展場內的冷氣還蠻清涼的啦!

 

接著重頭戲開始了喔

臺北機廠舊址隸屬於文化部

2015年全區保留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2019年成立籌備處專責推動建置規劃等籌備工作

園區結合歷史建築和舊有設施及鐵道文物

讓參觀者可以深入了解台灣的鐵道史

對於潭灣鐵道歷史與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

期待這些寶貴的歷史資產

能夠被更多的人了解與珍惜

 

臺北機廠是臺灣現存最具悠久歷史

並且也是規模最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

也是百年來見證臺北市區發展的重要場域

這裡曾是鐵路管理局最大的鐵路車輛製造和維修車間

從事了數十年的鐵路車輛製造和保養工作

 

在導覽老師帶領下

走進了這個充滿歷史氣息的世界

我們穿梭在古老的火車頭和車廂之中

老火車靜靜地停在鐵軌上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高大寬廣的廠房內陳列著巨大的機具

這些人事物代表著臺灣鐵道工業的輝煌歷史

 

一棟又一棟不同功能的車間中

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時期不同功能的火車

從柴油火車到現代的電聯車

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我們還可以看到許多舊時代的工具和設備

如今這些都是鐵路歷史的見證

 

望向遠方的天際線新舊建物並存著

新建物代表著對於社會發展的肯定與認同

老建築意味著對於舊時代的眷戀和尊重

這種溫暖的視角

充實了現代人的內心

走一回臺北機廠除了可以領略到歷史古蹟之美

還可以讓人們感受到了鐵路文化的魅力

走在其中

可以感受到歲月的痕跡與遠去的火車鳴笛聲

這是一次難忘的體驗

也重溫了一段美好的歷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日本味十足的台中刑務所演武場

走入漫畫的世界中 聆聽時光長河的回音 《諸葛四郎100》漫畫展

2024鈴蘭通散步納涼會 重溫舊時繁華的老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