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4的文章

台中市東區東光綠園道 黑手仔窟的往事

圖片
  東光綠園道是台中市東區的重要綠地 是東區附近市民主要休憩的空間 綠園道鄰近台中車站 交通十分便捷 無論是搭乘大眾運輸或自行開車前往都非常方便 周邊還有許多歷史建築與文化設施 像是樂成宮、帝國糖廠和建國市場等景點 具有豐富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歷史的韻味 加上近年來 政府和地方團體積極推動的「魅力東光綠廊悠遊計畫」 串連起周邊的文化、商業與生活機能 將東光綠園道打造成更具特色的都市綠廊   園道內種植了許多樹木 提供市民一個舒適的休憩環境 主要的種植樹種 有高大的黑板樹和枝葉繁茂的小葉橄欖 園內也設有自行車道、步道、休憩區等 適合各種年齡層的民眾 在空閒時刻到這裡來聊聊天賞賞景 輕鬆無壓的渡過一個悠閒的時光   秋日的午後 我漫步於東光綠園道中 西斜的陽光泛著耀眼的金黃 在開闊處偶有陽光穿過樹梢 經過了多年的培育 廊道裡的綠樹十分的茂密 被大樹所遮蔽的步道上 樹下吹著陣陣的涼風 飄落的黃色落葉隨風飄動著 為這微涼的秋天裡帶來了些許的蕭瑟感   走入樹林中的步道 在濃密的樹蔭下 抬頭仰望林梢陽光穿透樹葉 在枝葉間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 背光的樹葉上呈現著翠綠的色調 樹林中有股迷人的光影 讓步道遠方的視野看起來有些朦朧而唯美   茂密的樹林中 在大樹落葉的滋養下 在樹幹上也可看見粗壯的攀藤植物寄生著 巨大茂盛的體態 讓人有如走入亞馬遜叢林中的錯覺   東光園路兩側有著許多與鐵工相關的店家聚集著 過去台中東區有「黑手仔窟」的稱呼 東區靠近旱溪河岸這個區塊 離車站不遠交通十分便利 河岸的沖積平原土地平坦 在早期有一些鐵工廠在此落腳 同時也吸引了相關產業的進駐 進而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產業聚落 黑手仔窟的鐵工產業蓬勃發展 工匠們以傳統的打鐵技術 生產出各種鐵製產品 滿足了當時社會對鐵製品的需求 不僅供應本地的需求還遠銷海外的市場 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工業結構改變 加上都市化開發與環保的壓力 黑手仔窟的傳統鐵工產業才逐漸沒落 然而工匠精神並未就此消逝 部分工匠與現代科技結合後 在各大工業區裡重起爐灶 用巨大的產值創造出了驚人的台灣經濟奇蹟   隨著民生的富裕 人們也開始注重心靈上的層面 政府和民間也開始關注黑手仔窟的文化保存 會不定期的舉辦相關的展覽和活動 期待可以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   循著園道內平緩的步道...

2024鈴蘭通散步納涼會 重溫舊時繁華的老台中

圖片
  鈴蘭通是日本時代位於台中的一條商店街 也就是現在中區的中山路 這地區是個充滿許多故事的老街區 也承載著許多老台中人的記憶   鐵路的運輸帶來的便利性成就了此地的繁榮 位處於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 當年的鈴蘭通是台中最熱鬧的商業中心 其中有許多家銀樓或是黃金飾品加工店 以及民生必需品和中西藥商 各種商店集中在這條街上 當年的生活機能十分的齊備 也就是傳說中的富人區 透過金銀珠寶所散發出來高貴的氣度 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繁榮與風華   鈴蘭花原生地廣泛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歐洲是鈴蘭花的重要原生地之一 亞洲的東北部海拔較高氣候涼爽的山區 也可發現野生鈴蘭花的蹤跡 鈴蘭花被視為幸福的象徵 是一種小巧玲瓏、花香怡人的植物 它的花朵如同一串串小鈴鐺懸掛在綠葉間 在日本鈴蘭花被稱為君影草 象徵著純潔和幸福   十九世紀初期 歐洲興起的新藝術運動 這種風格也傳到了日本 同時也反映在建築或是工藝的設計上 在這個風潮之下 日本京都寺町 出現了一條以鈴蘭花作為路燈造型的商店街 並將這條商店街命名為「鈴蘭通」   日本國內的流行風格很快的傳到了台灣 台中車站前方的新盛橋通 是台中第一條有鈴蘭路燈的街道 也是當時最熱鬧的「鈴蘭通」商店街   台灣光復之後 各種現代建設加速了都市化的腳步 加上便捷的公路交通網 讓人們可以不再依賴於鐵路的運輸 於是城市的重心逐漸往外圍發展 老城區也逐漸的失去了昔日的光環   鈴蘭通曾經是通往台中的入口 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風華 透過了解鈴蘭通的歷史 我們可以有機會去認識這座城市 政府和民間團體積極推動中區的再開發 希望能夠藉由各種活動重現老城區昔日的風光 透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 讓更多人了解老城區的歷史 期待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人 到這裡來了解並且共同參與台中市的未來發展   鈴蘭通散步納涼會是個大型的活動 活動的範圍相當的大 從站前沿著中山路走往柳川河岸 其中還包括了幾條橫向的道路 像是繼光街 市府路以及平等街等道路   感覺上這一路的街景 這麼多年來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差別是當年熱鬧的景象已不復見 狹小道路兩旁的建築依舊是低矮的樓房 其中還夾雜著一些頗有年代感的木造建築 多數的店家沒有開店營業 緊閉的門窗上有著厚實的灰塵和鏽蝕的痕跡 走過時可以聞見門縫中飄散出些許的霉味 蕭條的...

秋日所帶來的驚艷 令人期待的拱北殿楓紅

圖片
  秋天的到來 總是能讓山林呈現最美的色彩 尤其是 汐止的拱北殿傳說中那片令人心醉的楓紅 在秋天   植物的樹葉轉紅後 讓整個山林的環境變的多彩    讓氣氛變得浪漫 陽光穿透了樹上的楓葉 層層疊疊的楓紅 多彩的色澤令人驚艷 搭配著朱紅色的鳥居和古樸的殿宇 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 在秋風或是細雨的催化下 楓葉灑落一地的金黃 行走在厚實的落葉上 沙沙的聲音在寧靜的步道間迴響著 這就是秋天最悅耳的音頻   過去 拱北殿的楓紅是當地居民的小確幸 近年來 這片隱藏在近郊中的楓葉秘境 有許多外地遊客紛紛慕名而來 這裡已成為北台灣秋季賞楓重點的景點之一 在秋天的週末休假時段 常有擁擠的賞楓人潮 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壯觀的楓紅 還能體驗傳統宗教文化 古色古香的殿宇、精緻的雕刻 彰顯著這座百年古剎的歷史風韻 以及帶著濃濃和風的日式建築風格   每年的這個季節 在網路上總可看見格友們 分享了一些關於拱北殿美麗的楓紅 我都會按耐不住內心的雀躍 拿著相機   懷著滿心的期待直奔拱北殿而去 大停車場裡有一整排的紅葉 是最讓人留連的地方 不過 廟後方環山步道的樹林中 也有部份路段鋪滿了紅色的落葉 石階上   飄落許多的翅果 在陽光的照射下    透明的薄翼閃著亮光   沿著規劃完善的步道緩緩前行 兩旁濃密的楓樹林 隨著氣溫的轉變和植栽的品種 呈現出綠黃紅各種不同的色澤 關於分辨紅葉品種的方法   眾說紛紜 有種說法   三槭五楓 還有一種方式 看種子是球果或是翅果也可分辨 不管是槭或是楓    在我的認知裡 統稱 ” 紅葉 ” 陽光透過楓葉間隙灑落 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空氣中瀰漫著泥土和落葉的清香   徐徐的微風吹著 幾片紅葉飄落在水池裡 隨著微風形成的小漣漪飄盪在水面 主廟前的石階 飄落著一地的落葉 紅葉 以最輕柔的身段悄悄的落在石獅的耳邊 石獅不為所動 紅葉 以最輕柔的語調悄悄的落在石板路上 每片隨風飄落的身影 都重重的衝擊著我的內心   廟旁的步道沿著山坡而建 時而上坡時而平緩 沿途還設有幾個觀景台 和橋身古樸典雅的雙拱橋 緩步走過造型優雅的曲橋 在兩側楓紅的輝映下 有著相當唯美的場景 山林中紅葉與青翠的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