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佳里 蕭壠文化園區
製糖事業 在台灣近代的發展裡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從日治時期開始甘蔗就是台灣的主要農作之一 台南蕭壠文化園區位於台南佳里 1906 年日本明治製糖株式會社 在台灣設立的一座新式製糖工廠 ” 蕭壠糖廠 ” 台灣光復後成為台糖佳里糖廠 印象中的糖廠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土地大到不行 這個園區當然也不例外 在製糖廠停產後整個建築長期被閒置著 最後幾乎成為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在政府的活化計畫下 這園區終於得到了重生的機會 園區內現今完整保留著 14 棟倉庫 在這老倉庫群身上可以感受到歲月的流逝 木製樑柱上的油漆顯得有些蒼白 倉門上的大型商標也已經有些褪色 只是高大的建築結構依舊堅挺 腳下踩著五分車的軌道 走在倉庫區的通道中眼前有著深邃的遠景 倉庫內有著高大寬廣的空間 當年一包包甜滋滋的砂糖在這裡堆積著 再經由四通八達的糖鐵五分車運送出去 可以想像這倉庫群在營運全盛期 進出繁忙人聲雜沓的繁榮景象 五分車是製糖業中運輸主要的交通工具 從載運原料甘蔗到成品的運送 後來還發展到客運的經營 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裡 糖鐵的五分車對偏鄉地區的群眾有著滿滿的回憶 這個園區內有一座大型的調度場 幾十股的軌道排列著讓人有些眼花撩亂 軌道間紅色的轉轍器左右著線路的變化 在這錯綜複雜的交替間成就了這繁忙的交通網絡 看起來並沒有很老舊的機車頭 如今已功成身退靜靜地停放在車間裡 過去曾經的榮耀 如今都已成為過眼雲煙 綠樹成蔭的樹林內 擺放著許多載運遊客的車廂 或許 這客運小火車曾經是園區內主要的業務之一 只是因為某種原因而停滯了下來 期待著這些五彩繽紛的車廂可以有重新出發的機會 園區室內空間區域提供各種展覽 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作品和文化展覽 隨意的走進展間裡 在無意之間和最接地氣的地方傳統文化 有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 具有強烈宗教氣息的展示間裡 陳列著傳統觀念中神界的元素 有地位崇高的神明 也有賞罰分明的官將 這些傳統觀念無非是勸善忌惡 只要心存善念 縱然是面對猙獰凶險也是無所畏懼 走出展示間 腦海中殘存著一股深色的視覺影像 和極其剛烈的氣息久久無法散去 另一個展示間裡 展示著與在地文化相關的內容 敘述著早期人們的群聚與生活的模式 讓遊客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這園區的始末 ...